十大消费城市重新洗牌,中西部逆袭??
![]()
成都、重庆晋级,武汉晋级。近日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,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1.7亿元,同比增长6.5%。正是继今年上半年之后,成都消费增速再次保持万亿城市第一名。成都甚至巩固了与广州、深圳的领先地位,成为“第四消费城市”。纵观十大消费城市,“反超”也是一个关键词——除成都、重庆外,杭州前三季度消费品销售总额超过苏州,武汉超过南京。当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“主引擎”,原因是什么?抢城?这背后可以看出什么趋势? 01年的领头羊,成都和重庆可以说是消费消费的领头羊。作为早在今年年初,重庆就再次超越上海。当时很多人分析,原因之一是消费重心转向一体化,使得重庆能够有效利用人口规模大、城镇化红利持续流出的优势。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所言,各地近期发放的消费券对中低收入家庭更具吸引力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成都的追赶与成都类似,都是西部城市向沿海城市延伸,也都在消费券政策上小幅受益。图片来源:张健 摄影 成都市统计局指出,贸易政策持续有效,推动相关商品快速增长。其中,通信设备以上企业(单位)零售额其中,限额以上增长74.6%,金银珠宝增长46.2%,新能源汽车增长38.6%。成都的消费趋势还不止于此。作为全国新消费品牌、新场景的代表城市,成都近年来屡屡催生消费领域的新起义,今年这种探索仍在继续。今年,国外品牌齐聚,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曝光度,有潜力争夺“下一个始祖鸟”。被户外爱好者称为“一鸟二象三鼠”的首店在成都开业。今年8月,瑞士户外品牌Mammut在中国西南地区开设首家灯塔形象店; 9月,瑞典户外品牌Klättermusen也在成都开设了首家门店。再加上瑞典户外品牌Haglöfs Matchstick西南首家店于10月开业,成都已成为户外品牌的必争之地。门品牌。首店始终是成都的优势。到2025年,成都首店总数将突破4000家,稳居“第三城市”。仲量联行中国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主管朱建辉表示,成都首经济已经从简单的“首美”走向“首店-首店-总部”的全链条生态。它不仅是“流量密码”,更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。朱建辉指出,成都已形成以春熙路商圈、交子公园商圈为双核心、二级商圈众多、创新消费的不同消费空间布局。比如,成都仅存的“非标商业”特色,麓湖CPI、东郊内存等标杆项目一一涌现,带动传统业态更新转型,吸引了消费者要“检查”。朱建辉举了一个例子。仅今年前三季度,城市体育商业新项目“绿磨坊”公园、城市更新项目“中国车园舞台”、基于福感寺遗址的文旅商业“福感餐厅”、电竞主题项目“门量子中级”等就打造了“小而美”的落地商业试水。 02年准万亿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也是成都消费达到新水平后的新一轮消费增长。去年,随着苏州的正式晋级,我国“万亿消费城市”数量增至7个。在很多人看来,与不断增加的“万亿GDP城市”相比,“数十亿消费城市”数量较少,但更为重要。今年,万亿消费城市的竞争更加激烈。三大“准万亿”花旗之中嗯,杭州和武汉是南京被超越的地方。杭州也赶上了苏州这个万亿消费城市。武汉和杭州也以5.5%和5.1%的增速位列前十城市中的第二和第三位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 两位追赶者做了什么?消费券是重要推动力。数据显示,9月份杭州受限制的汽车、化妆品、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7.9%、20.2%和45.9%。在消费品贸易政策拉动下,前三季度武汉市家电及音像制品、建筑材料、装饰装修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.6%和21.0%。对比同处长三角的杭州和苏州,我们可以看到深刻的差异。李雪艳 浙江大学宁波科技商学院副院长胡尔,他以前来过这里。以直播电商为例。据浙江省商务厅统计,截至今年2月,杭州拥有综合性、垂直化龙头直播平台32家,主播近5万人,注册直播相关企业5000多家,位居全国第一。主播齐聚,杭州在年初就定下目标——今年网络零售额增长6%。不仅如此,浙江还利用线上消费的优势,赋能消费券的带动作用。例如,今年夏天,浙江联合电商平台向全国消费者发放了覆盖5000万元的“浙江优笋品”电商优惠券,成为三季度促消费的一大亮点。相比之下,武汉的消费增长被认为是由文化旅游拉动的。近年来,文化、文化之间的关系旅游消费定格,商业“文旅”趋势明朗。各大消费市场都拥有文化和旅游的福祉。另一方面,重庆、成都、杭州都是老牌文化旅游产品。今年以来,文创产品“出圈”,借助武汉公开赛等赛事,武汉也开启了文化旅游带动的“赛道”。 03拐点?另一方面,对于那些迎头赶上的人来说,新的消费趋势正在出现。当重庆迎头赶上时,很多人提到,一个原因是上海的消费正在走向新一轮升级。例如,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伯超指出,在我国以服务消费为代表的新消费业态不断涌现、向高端转型的背景下,从物质文化品消费到文化消费,传统的“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”并不能完全解释神性的过度消费。上海是一个庞大的服务消费市场。最早到2023年,上海服务消费对社会零售总额的贡献将接近60%,比商品零售的贡献率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。同样,在讨论南京、苏州的消费问题时,江苏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沉洪廷指出,苏南五市消费进入低增长期。其根本原因是苏南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高,正在逐步从传统的商品消费向以服务消费为主的新型消费模式转变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 整体、服务e消费正在成为消费转型的一个大方向。正如成都服务业研究院商务发展研究部主任颜宏宇所言,“十五五”期间,服务性服务消费将成为居民额外消费的重要来源。数字技术的加速渗透和情感治疗需求的不断扩大等因素叠加在一起。旅游度假、IP消费、文化娱乐、体育预计将成为消费领域的重要增长点。在此影响下,消费券的促销策略也可能面临调整。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,去年9月以来,与消费品相关的“国家补贴”增速有所回升,但对其他可选消费有一定的节约作用。因为“倾向”的消费品类可以增长得更快,特别是盟友服务消费,这个时候,加大对高频服务消费的支持,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事实上,观察成都和杭州,服务消费已经成为拉动实体消费的重要因素。朱建辉表示,今年,成都文化演艺市场持续繁荣。 1-5月,举办音乐剧演出2100余场,票房收入4.74亿元;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43场,票房收入约3.2亿元。成都通过“演出票根”联动消费等创新模式,扩大游客停留时间,有效引导游客演出二次消费,带动餐饮、居住、商圈等领域综合配套超过25亿元。颜宏宇认为,下一步,成都需要重点打造新城市加快多业态融合消费步伐,推动文化、商业、旅游深度融合,推动商圈向景区、邻里公园转型,积极拓展数字会展、主题娱乐等新消费场景,持续创新服务消费供给,激发消费者潜在消费力。演唱会经济也是杭州的王牌之一。今年以来,杭州持续引进凯蒂·佩里、艾德·希兰、OneRepublic、梦龙等知名歌手和团体举办演唱会。今年上半年,杭州旅游消费达7.65亿元,带动文化和旅游综合消费突破45亿元,“音乐会经济指数”跃居全国第三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消费转型持续推进的同时继续前进,这些城市能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,实现完美收官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